援非日記 | 第109天,迦納抗疫中醫未缺席

援非日記 | 第109天,迦納抗疫中醫未缺席

前言:2019年12月28日凌晨,中國(廣東)第九批援迦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,跨越一萬兩千公里,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迦納首都阿克拉,稍作休整後,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,他們的故事開始了…

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阿克拉 32℃

大部晴朗

袁鋒

中國(廣東)第九批援迦納醫療隊隊員

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針灸科主治醫師

早上天空罩著大片的雲彩,陽光只是偶爾從雲彩縫隙中露頭。如果沒有疫情,這只是普通的日子。但是,病毒在肆虐,我深知現在容不得任何放鬆。

由於阿克拉的封禁措施,這兩天的公眾假期也只能待在房間里,每日只能繞著房間走來走去,因為運動不足而出現腹部痞滿不適。美好的陽光就在咫尺之外,卻可望而不可得。由此想見,國內的人們在為抗擊疫情而居家期間,付出了多少努力,克服了多少困難。

迦納雖然已經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,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仍在增長中。截至今天,確診人數達到636例,其中新增70例,防控形勢日益嚴峻。

之前,在針灸門診上班後,我已經在臨床帶教中,跟同事講解了中醫防疫的相關知識,並告訴她們儘可能地傳播出去,讓更多人知道。今天,我給她們舉辦了一個視頻講座,詳細地告訴她們中醫防疫的根據和方法,主要講艾灸、八段錦。

中醫認為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就是從保護易感人群入手,強調增強正氣、保持強壯身體的重要性。從現代醫學角度看,就是增強機體免疫力以對抗病毒。灸法是流傳經久的重要保健和治療方法。古人認為灸法是保命第一要術。《扁鵲心書》記載「真氣虛則人病,真氣脫則人死,保命之法,灼艾第一」。孫思邈首次提出預防疾病的保健灸法。在《備急千金要方·針灸上》指出「凡人吳蜀地遊宦,體上常須兩三處灸之,勿令瘡暫瘥,則瘴疫、溫虐、毒氣不能著人也」。

用來預防保健、增強正氣的穴位選擇足三里、氣海。足三里是全身強壯要穴,是自古以來保健養生第一要穴。《備急千金要方》記載「若要安,三里常不幹」,《針灸精髓》記載「三里養先後天之氣,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,故稱長壽之灸」。因此,艾灸足三里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手段。氣海穴是生氣之源,古人指出「氣海一穴暖全身」,具有溫陽益氣、扶正固本、培元補虛之效,也是保健要穴。

艾灸的方法可選溫和灸。溫和灸適合大家自我操作。溫和灸方法是點然艾條,手持艾條對準穴位,以穴位處感覺溫暖舒適為宜。每穴可灸10-15分鐘,每日一次。

八段錦是誕生於北宋年間的中國傳統健身術,是古代導引法之一。其將人體臟腑與經絡溝通協調起來,將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結合起來。活動肢體可舒展筋骨、疏通經絡,與呼吸結合可斡旋氣機、行氣活血、周流營衛,最終達到調理臟腑氣血、強身健體的目的。我建議她們按照視頻練習。

新冠肺炎屬於中醫「瘟疫」範疇,《肘後備急方》記載「以艾灸病人床四角,各一壯,令不相染」。現代研究發現,艾煙對病毒有抑制和殺滅作用。因此,艾條煙熏可用於辦公或居家防疫。

中醫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,對國人的繁衍、傳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護航作用。中國人在與瘟疫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,並總結了寶貴的經驗,相信這些經驗也可以在非洲應驗。雖然我個人力量比較小,但是我相信星星之火也可成燎原之勢。

往期精彩回顧

♥ 援非日記 | 第103天,好風憑藉力,送「它」上青雲 ——記NICU的第一例有創通氣治療

♥ 援非日記 | 第104天,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

♥ 援非日記 | 第105天,疫情肆虐的當下,還應該再多做點什麼?

♥ 援非日記 | 第106天,醫療隊隊員們,就像家人一樣♥援非日記 | 第107天,積極抗疫,風雨後定能見彩虹!

♥ 援非日記 | 第108天,中非愛心接力: 輾轉聯繫多個國家,他終於手術出院了!

附:11位隊員單位、姓名

廣東省中醫院(9名)

石永勇(臨時黨支部書記、隊長)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麻醉科主任

陳 鑫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

張睿智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

黎旭光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外七科主治醫師

王榮飛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六科副主任醫師

袁 鋒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針灸科主治醫師

冀 傑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眼科主治醫師

劉晨柳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急診科主管護師

李 育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飯堂中級廚師

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(1名)

朱明慧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

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(1名)

蔡學寧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

隊員們

祝你們平安順利

期盼你們更多的精彩

指導 | 翟理祥

策劃 | 石永勇 王軍飛 尹蓉文 | 袁鋒

音頻 | 於巧燕

審校/編輯 | 查冠琳

責編 | 宋莉萍